主营整站优化代理,实嘉奥,加盟等中小企业综合信息化服务的全服务链.是一家朝气蓬勃、专注、创新的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高新技术研发企业,是国内外聚合营销与管理解决方案服务商.
他是互联网安全领域的“守门人”也是屡屡引发行业地震的“颠覆者”从“原创”免费杀毒,到涉足智能手机从进军新能源汽车,到ALL IN AI他一直在追逐风口但在创业27年后,为何如今的他感到“度日如年”?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天津新闻广播《津商风云》专访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访谈中,周鸿祎系统分析了当下AI智能体的发展趋势、潜在机会,并为普通人带来了与AI共舞的具体建议。同时,对于企业家个人IP、终身学习、年轻人创业等热点话题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节目完整音频⬇⬇⬇如果今年人工智能不能进化到智能体这次人工智能可能就是一场泡沫 孙阳我们今天的交流想首先围绕着360最新推出的智能体——纳米AI搜索开始。 周鸿祎传统的搜索,大家用了差不多快30年了,互联网一有,就有搜索引擎了,大家也习惯了搜索引擎给你搜一堆链接出来,像辣子鸡那样让你从辣椒中挑鸡肉,那么AI出来之后,我们就觉得AI会重塑所有的产品和行业,包括搜索。 实际上搜索不是目的,搜索是手段,就像今天你来采访我,那么你肯定在网上搜了很多关于AI的东西,搜了很多关于我的东西,但是搜索是你的手段,不是你的目的,你的目的是为了最后制定一份采访提纲,所以我们觉得最好的搜索就是不应该让用户去搜索,而是用户直接把想法告诉你,把要做的事告诉你,你直接可以直达目的。但是我还是词汇比较贫乏,想了半天,这样的产品应该叫什么,暂且就叫纳米AI搜索,之所以它能够出现,也是赶上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刚开始用大模型大家会觉得它很惊艳,很聪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是用多了你就会发现有一个问题,大模型就是聊天,机器人光说不练,好多事都干不了,所以今年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大模型开始进化成智能体了。 孙阳您具体讲讲什么叫智能体吗? 周鸿祎所谓智能体这个概念可能比较新,我觉得智能体和大模型并不矛盾,它相当于是在大模型上长出了一个虚拟的身体以及手和脚,然后大模型发挥大脑的作用,这样智能体可以解决大模型两个缺点。第一个就是,大模型只是一个你问他一句他答一句的被动型的聊天机器人,智能体能够把目标进行分解,把一个复杂的任务分多步执行完,所以智能体第一次是让人工智能真正能干活了,让人工智能接近人的能力了。如果今年人工智能不能进化到智能体,这次人工智能可能就是一场泡沫,就不是什么工业革命级别的创造,可能就是一场闹剧,但是我觉得非常幸运的是大模型通过进化,过了这一关,所以智能体最重要的是能从头到尾干一件复杂的事情了。智能体跟大模型的第二个区别就是对工具的使用。就像人类,一万年前的原始人和现代人的智力没有什么本质变化,但人类之所以变成了食物链的顶层,是因为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大模型是用不了工具的,所以原来在大模型的企业里边,你会觉得有一个矛盾,做大模型的公司老是展示一些感觉是雕虫小技的东西,比如写个藏头诗、搞个脑筋急转弯,确实它写作能力比较强、问答能力比较强,但是你要让它用在化工、用在生产、用在医学等很多专业领域,那么立刻就会表现出弱点,就是因为它没有专业的工具,而今天智能体实际上是解决了工具的问题。所以我们最近就做了一个叫超级智能体的产品(AI纳米搜索),它更像一个朋友、顾问和专家,现在你用上智能体以后,你可能就会很少会再用大模型了,因为智能体背后我们是有80多个模型在支撑它的运转。 孙阳您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总有一种自己独特的思维,让您能够在互联网行业、AI这个领域一直站在潮头,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周鸿祎你说得非常对,我觉得这是源于两种学习方法。现在正好赶上大学毕业季,如果我跟学弟学妹们说点儿什么,我想说的一句话就是:很多人讲学习是为了考试、为了家长、为了老师,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一旦离开学校之后就再也没有考试了,都是复杂的问题,都是复杂的任务。比如说,AI来了之后,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新东西,都是老革命遇上新问题,所以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学习,而不是靠经验,你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当成榔头,把所有的新东西都当成钉子,所以离开学校之后才意味着真正学习的开始,年轻人应该养成一个终身学习的习惯。具体到学习的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叫费曼学习法。你怎么知道你学会了,就是用你自己的语言去讲,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的很多视频里面我都是用很朴素的语言,用我自己能理解的话去讲,这是我的一种学习方式。另一种方法就是带着问题去学习,我觉得它特别有动力,如果你没有问题,你就不会有学习的这种需求,但是如果你每天都在思考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现在得不到解决,但是我每天会碰到很多信息,有的时候这些信息与我脑子里想的问题可能就会碰撞出火花,我就找到了答案。当然现在应该再增加一种新的方法,就是要学会多跟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智能体交流,用人工智能的能力我认为人人都要具备,你有困惑的时候让智能体帮你做分析,它是把全世界全人类所有的知识压缩到一起的,算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有力的一个知识库了。 “任何AI产品的领先周期只有一星期” 孙阳2005年您创立了奇虎360集团,当时颠覆了传统的互联网安全行业,如今您觉得纳米AI搜索能否给人工智能行业带来巨大改变? 周鸿祎希望是这样,但是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当年互联网发展比较早期,同行们也都干得比较差,有时候不是我干得多好,是同行们干得差给我的一个衬托。再加上当时可能年轻气盛,也属于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总结当年做免费杀毒,那是蛮牛闯进瓷器店,乱拳打死老师傅,也并不是说多么高瞻远瞩,有时候有运气的成分。 今天,我觉得我的想法没有变,可能经验更丰富了、资源更多了,但是面临的挑战也更大了,人工智能这件事全世界都在做,以前小公司创业公司做一件事情,凭借的是大公司看不上、看不起或看不清,但现在在人工智能上,这种概率很小,现在不是我一个人在颠覆传统搜索,Deepseek、OpenAI、谷歌也都在颠覆传统搜索,所以这个行业现在内卷特别厉害,但这个卷对人类不是坏事。我用了一个词叫度日如年,不是形容我日子很难过,而是说今天人工智能发展有点像寒武纪生态大爆炸,今天一天,各大公司发布的AI成果等于10年前一年取得的成绩。所以我就开玩笑说,大概任何AI产品的领先周期只有一星期。原来以为互联网的机会不多了,红利也没有了,没想到比互联网更大的人工智能开始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身能参与人工智能,做一些工作,我觉得对人类进步也是有价值的,至于在这个新的战场,能不能继续勇立潮头,那是不一定的。 孙阳人最需要的是安全感,您当年创办360的时候,是否有一种考虑,就是要给大家带来安全感? 周鸿祎没有您说的这么伟大,很多事是做出来的,不是规划出来的,最早的时候可能有点朦胧的感觉,就觉得互联网很多机会都被人抓走了,邮件也好,即时通信也好,搜索也好,都是免费的,唯有杀毒软件是收费的服务,那就很自然地想到做一个免费的东西把它给颠覆掉。事实上免费的结果也远远超出我的预料,免费了之后获得了10亿以上的用户,但是怎么赚钱?回过头来又去打造360浏览器,所以才创造了一个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商业模式。所以一开始就算希望让每个人都有安全感,也未必能做到。所以我主张年轻人创业,不要老想着宏大的东西,想要改变世界,你根本就没有资源,还是要通过比较微观的切入点切入,占据了市场优势,赢得了百万级千万级的用户之后,才有可能把你的理想放大。做360是无心插柳,但是后来一旦意识到自己有这个能力的时候,当然还是要从自发变成自觉,所以2016年,当时我们的能力已经很强了,我选择从美国退市,否则我的股东来自全世界,各种资本混杂在一起,就很难为中国国家和政府服务了。在我们主动退市的过程中,天津给了我们巨大支持,所以后来才把上市公司总部留在天津,所以今天360也算是天津的企业。 孙阳大家都称您是网络卫士、红衣卫士,您怎么来看这样的称呼? 周鸿祎杀毒这个事情做了20年了,但是未来更希望双线并举,一方面在安全上继续用人工智能改造安全,但安全真的不挣钱,所以另一方面希望在人工智能体上能取得进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体会成为好人的助手、顾问、专家,也可能成为黑客们的好助手。他们利用人工智能编写虚假的钓鱼邮件,编写黑客软件,寻找漏洞,最要命的是国外有些组织在打造数字黑客智能体,最严峻的是,黑客一个人能力是有限的,他不能7乘24小时不眠不休,但是数字黑客可以,而且它有算力,可以无限复制,对我们国家网络安全威胁很大,现在我们已经训练了安全大模型,打造了差不多100种安全智能体,我们叫数字网络安全专家,或者叫“数字红客”,我们以算法对算法、以算力对算力、以数据对数据、以机器对机器,最终我们是希望能够在解决人工智能的安全可控可信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AI对很多传统行业的颠覆还没有开始” 孙阳您刚才谈到的这些过往经历以及当下思考,其实越来越触碰到一个问题,就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您是怎么来理解的? 周鸿祎我感觉“企业家精神”这种提法就说明了很多问题。企业家和生意人是两个概念,我一直觉得有很多人做生意很挣钱,但他不是企业家,因为主要是经济驱动。企业家我认为至少比生意人应该多三点:第一点是企业家要通过创新来推动社会进步。企业家做的事情一定要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带来一些好处,一定要创新。第二点是企业家要有责任感。不完全是简单的做慈善做募捐叫责任感,比如企业家为世界能源短缺做贡献、为绿色发展做贡献、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等等,这些是责任感。第三点是企业家要学会发出正向的声音。因为企业家跟很多网红相比,还是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和商业感悟,还是要去分享,通过分享至少不要让信息茧房里都是单方面的声音。企业家不能有一种闷声发大财的想法,企业家要为年轻的中小企业主、创业者传授一些商业经验,同时也要做一些科普方面的分享,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孙阳现在一些有流量的人,他们在讲“年轻人不要创业,是个无底洞”,您给年轻人的建议是什么?可以创业吗? 周鸿祎我是反对这个观点。因为经济再红火也有人赔钱,也有企业倒闭;经济再萧条,还是有很多人逆周期发展,如果主动躺平什么都不做,肯定是没有结果的。首先,创业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你不去试一下,你就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可能。其次,我觉得要广义理解创业,如果把创业就等于把父母的房子卖了,然后投大钱去开个公司,这种就比较鲁莽。我觉得学习创业叫创业,比如说学生为了创业先把基本功学好,把AI的能力锻炼起来,这叫创业;参与创业也叫创业,比如说不一定毕了业就去考公务员,那么你加入创业公司,创业公司如果赔了,其实赔的是投资人的钱,但是你学到了很多经验教训,包括美国,真正创业成功的大老板也很罕见,但是我是某个创业公司的第一百名员工,这也算作是参与了创业。而且我关注到,最近美国的创业者又起来了很多,一些美国的投资家在“煽风点火”,说AI时代迎来了最好的创业机会,因为AI可以把人变成超级个体,现在美国出现了很多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年收入能做到上亿,而过去要做到上亿,往往需要几百人到一千人的规模。AI让很多传统行业有了再做一遍的机会,而且AI对很多传统行业的颠覆力还没有开始。所谓“乱世出英雄”,AI把这个世界一些既有的游戏规则打乱,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反而会给年轻人机会,所以从时代发展来讲,年轻人永远是最有机会的,未来还是属于年轻人的。 孙阳最近您的“重庆行”受到了大家比较多的关注,不知道您有没有下一个“天津行”的计划和安排? 周鸿祎“重庆行”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卤鹅哥要投喂我,我又不认识他,发生了一点误会,后来形成了一个网上的热点,后来为了坏事变好事,我就到卤鹅哥的家乡重庆去了一趟,也是机缘巧合,带来了非常好的流量和效果。 我提了一个网红3.0的概念,就是网红1.0时代是个人当网红直播带货,2.0是企业家为自己的企业代言,3.0就是打造城市网红,因为今天城市需要招商,需要年轻人流入,需要吸引创业者,需要吸引产业投资,需要旅游者,所以这一定是未来的趋势。我也希望在合适的时候与天津的有关部门做一些沟通,但是我不是一个旅游爱好者,讲文化、讲历史这不是我的擅长,我就擅长两件事,一个是我喜欢吃,而且我在天津企业家里面保持着一顿可以吃16个狗不理包子的记录,我在吃上是很认真的,也是很爱好的,这是我可以替一个城市来做宣传的。另一个是我一直在做科普,我对科技懂得比较多,比如天津的先进制造业、天津港的人工智能,这些我去讲一讲还是会有很多观众感兴趣的,但这个不是我的商业模式,我都是义务帮城市做宣传。以上为天津新闻广播《津商风云》节目内容节选,本节目由天津市委统战部指导,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广播新闻部共同推出。更多嘉宾分享的洞察与思考,可以点击文章开头的音视频收听收看了解。天津新闻广播《津商风云》节目首播时间:每周四 8:00—9:00重播时间:每周六 17:00—18:00 记者 | 忻聖淇 孙阳编辑 | 吴昱滨